江苏南通:智慧科技赋能 打造“停车有位”新常态-2023广州智慧停车技术装备展览会-数字停车/无人值守停车博览会
停车难、停车乱,是久治难愈的“城市病”,也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规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南通市区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路边本就“拮据”的停车泊位资源更是“一位难求”。经历大城蝶变的南通,正通过增加泊位供给、智慧科技赋能等,消解这一“成长的烦恼”。
增加泊位有效供给,盘“活”车位资源
将车开到指定位置,熄火,下车,点击车库左侧智能屏幕下的“存车”按钮,智能停车系统就能自动把车搬运到停车位。这样充满科技感、现代感的停车库,就坐落在崇川区红星路。
作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崇川区红星路智慧立体停车楼项目自去年12月31日开工以来,目前正在进行钢结构停车区域和混凝土商业区域主体结构施工,预计6月10号之前全部封顶、11月竣工验收,12月31日之前移交使用。相较于崇川区便民服务中心东侧立体停车楼,该项目体量更大,建成后将提供机动车停车位365个,其中机械式停车位328个、自走式停车位37个(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大幅提高静态交通秩序管理能力和市民停车效率,有效缓解周边紫琅医院、太阳鑫城菜市场、春晖花园、城南小区以及沿街店铺的停车难矛盾。
“建好之后这边停车乱的程度得到缓解,包括后面配套绿化对周围环境也是一个优化。”看着通城百姓从陌生到慢慢接受,再到慢慢习惯,施工方、中建科工项目经理陈厅由衷欢喜,他希望老百姓能真正喜欢上这种“智慧+立体”的停车方式,实现停车自由。
停车难,难在泊位少。今年,南通继续将市区新建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列为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新建、改造、划线等方式,“扩容”各类公共停车泊位,“挤”出更多的停车资源,截至目前,已经完成20%的开工率。
“无人值守”模式上线,“智”解停车难题
既要加快城市停车场“建”的步伐,也要通过科技升级迭代助力“智慧停车”。作为市区主城区商业中心,一直以来,南大街商圈“行车难、停车难、停车乱、收费难”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崇川区投入80万元,在环城南路沿线46个路内停车泊位,建设道路泊位机器人路障收费设施,推行路内无人值守的智慧停车模式。自1月24日上线以来,已将原有的12名人工收费人员减少为2名秩序疏导员,每年可节省人员成本约60万元。
“安装这个设备一个是减少人员的管理,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无感支付;另外一个也杜绝在收费过程中对于收费时间节点的扯皮事件的发生;第三个可以拓展科技管理的含量,针对以后的预约管理泊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崇川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透露:以环城南路为试点,下一阶段将在一类地区、重点路段以及医院周边等也陆续加装该设备,提高整个泊位的周转率和快速运行。
依法绘制“停车蓝图”,打通城市堵点
自动送车入位、智能泊位机器人无人值守……随着停车探索、实践的推进,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名词跃入人们的眼帘,通城百姓出行找车位也已从“凭运气”变成“靠科技”。而智慧化停车的背后,是南通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构建的高标准智慧化停车管理系统。目前,南通市级智慧停车主平台已经基本建成,各县市区现有智慧停车系统将陆续接入,届时,一套覆盖全域,具有查询、支付、共享、违停预警等功能的智能停车体系将全面建成。
小小停车位,承载民生大幸福。为实现停车管理更高质量、更加顺捷、更有效率,《南通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被市人大常委会定为2022年立法正式项目,目前,《条例》草案进入第二次审议前的文本修改阶段,最终将停车管理中涉及百姓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通过法律层面加以解决。